苏东坡守颍州,盛赞“菊黄为正”
2024-05-20 09:35:00来源:颍州新闻网

北宋元祐六年(1091)闰八月,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任颍州太守。在颍期间写有《赠朱逊之(菊花)》《蜡梅一首赠赵景贶》等以花为喻的诗作。

九月间,因“八丈沟”开挖事,苏东坡与朱逊之等官员会议于颍州。朱逊之,名勃,字逊之,时为京西北路转运判官(颍州属京西北路。宋代的路是一种行政区域,相当于明清时的省。诸路置转运判官,总管转运司庶务,兼督察属吏)。阻罢开挖“八丈沟”,是苏东坡守颍的最大政绩之一。东坡守颍,正赶上朝廷准备征集颍州的民工开挖八丈沟。原由京城开封一带连年水患,有人主张从颍、寿、陈三州征调十八万民工,拨钱粮三十七万贯石,开挖八丈沟,将陈州之水引入颍河,但此举却危及至颍州城乡的安全。苏东坡走访当地百姓,请教熟稔水利的人士,组织水利人员进行实地丈量。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认为开八丈沟开挖工程劳民伤财、有害无利。于是,先后于九月、十月上奏《申省论八丈沟利害状二首》《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奏论有理有据,京西北路转运判官朱逊之也完全同意苏轼的结论,亦向朝廷提出了《八丈沟不可开挖申省状》。终于使朝廷同意了苏东坡等人的正确意见,取消了这项劳民伤财、费而不惠的糊涂工程。接着,苏轼又向朝廷请求,奏留开挖黄河的民夫万余人,以工代赈,用来开挖颍州的清陂塘等沟渠河道,修缮输水涵闸,治理颍州西湖等水利工程,造福于颍州百姓。

在会议休息时,苏东坡与朱逊之在州衙后面的园囿内观赏盛开的菊花,并谈及夏小正(历书)、菊花品类等花事。东坡说:“洛人善接花,岁出新枝,而菊品尤多”。朱逊之则说:“菊当以黄为正,余可鄙也”,意即菊花当中以黄色为正品,其余的都是鄙俗之物。苏东坡认可朱逊之的话,也从中了解了他的品格和为人。感慨系之,遂作《赠朱逊之》诗:“黄花候秋节,远自夏小正。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一从人伪胜,遂与天力争。易姓寓非族,改颜随所令。新奇既易售,粹驳宜相倾。疾恶逢伯厚,识真似渊明。君言我所印,世论谁敢评。愿君为霜风,一扫紫与頳”。诗中赞扬朱逊之有“识真似渊明”的君子之风。东晋诗人陶渊明爱菊,其咏菊诗颇多,其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为人们所熟知,并以菊为高洁品格的象征。

颍州会议结束后,苏东坡意犹未尽,又挥笔写下67字的行书短文《菊说贴》流传于世:“《夏小正》(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和物候学著作)以物为节,如黄瓜、苦菜之类,验之略不差。而菊有黄花,尤不失毫厘。近时与都下菊品至多,皆智者以他草接成,不复与时节相应。始八月,尽十月,菊不绝于市,亦可怪也”。

《菊说贴》原件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原帖文字见《苏轼文集》。《颍州历代书法选》(任智、王兴华、董兆乾编,黄山书社,2017年1月第1版)亦收录。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在元符年间戎州(今四川宜宾市)作有《跋东坡菊说贴》(《黄庭坚书法全集》),曰:“此何异虹藏不见而虹挂空,雷乃收声而雷发地耶”。苏轼《菊说贴》短文及黄庭坚跋文,又见钦定四库全书《百菊集谱》(卷五)。

苏东坡的短文《菊说贴》与《赠朱逊之》诗相印证,阐明了菊黄为正,傲然霜风的本质。其书法挥洒自如豪迈,体势生动,与当时苏轼直言相谏拒开八丈沟,为颍州人民请命的心情一脉相承,为颍州书画史,也为我国书法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上一页:颍州兵备佥事林云同创建“仰高书院”.. 下一页:苏东坡诗赞颍州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