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苏东坡拜访颍州仙翁
2023-04-29 08:31:00来源:神羊在阜阳

苏轼任颍州太守时56岁,他的前任知州是北宋名臣陆佃。陆佃(1042-1102),字农师,号陶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祖父。陆佃少时羸弱苦读,游学四方。北宋元祐五年(1090)八月二十四日,陆佃以龙图阁待制知颍州。在颍州任职期间,陆佃“以欧阳修守颍有遗爱,建祠祀之。”(清康熙《颍州志》卷十二·名宦)。陆佃为欧阳修所建祠宇,应是颍州最早的欧公祠。时颍州签判为赵令畤,陆佃与之常有唱和,如《依韵和赵令畤三首》《依韵和赵令畤》等。

  知州陆佃与致政(即退休)居家于颍州的张朝奉很是熟悉,并多有唱和,如《答张朝奉二首》《答张朝奉四首》等。“朝奉”是宋代的一种官衔,分为“朝奉郎”(正六品)和“朝奉大夫”(分左右,正六品、从六品)。宋代官员致仕法定年龄是70岁。从和诗中看,张朝奉已退休多年,居住在州城内,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健步如飞,没有一丝的老态龙钟,时人称其“仙翁”,是一位高寿老人。他性格豪放,喜饮酒,善品茶,擅诗唱和,暇时常流连于风光迤逦的颍州西湖。

  张朝奉酷爱作诗,与颍州当地官员尤其像陆佃、苏轼、赵令畤、孙勉等这样的著名文人交往密切。其中孙勉时任颍州教授,陆佃有《依韵和孙勉教授》诗云:“汝阴先生学虽兴,官职冷静真如冰”。

  苏轼与孙勉也有唱和。苏轼接任陆佃,于元祐六年(1091)闰八月二十二日知颍州。苏轼也早就听说过这位“仙翁”,也想去拜谒张朝奉,但因公务繁忙一直未抽出时间。恰逢张朝奉先邀苏轼喝酒,这才有了这段拜谒佳话。

  文化人相聚,席间少不了作诗唱和。苏轼作《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苏轼文集》第二十卷),其诗云:

  扫白非黄精,轻身岂胡麻。怪君仁而寿,未觉生有涯。曾经丹化米,亲授枣如瓜。云蒸作雾楷,火灭噀雨巴。自此养铅鼎,无穷走河车。至今许玉斧,犹事萼绿华。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前生或草圣,习气余惊蛇。儒臞谢赤松,佛缚惭丹霞。时时一篇出,扰扰四座哗。清诗得可惊,信美辞多夸。回车入官府,治具随贫家。萍齑与豆粥,亦可成咄嗟。

  苏轼诗中所描述张朝奉气色很好,满头乌发,步履轻盈,心态旷达,“怪君仁而寿,未觉生有涯”。苏轼在诗中称赞张朝奉很善于养生,在倾听了张朝奉大谈曾遇见神仙的往事后,于诗中注:“君曾见永州何仙姑得药饵之,人疑其以此寿也,故有丹化米、萼绿华之句,皆女仙事。”意即,张朝奉说他曾在永州见过何仙姑,得到何仙姑送给他“枣如瓜”仙果和长生不老丹药,人们猜测张朝奉肯定是得到仙人的养生秘法才如此高寿。

  苏轼自年少时就对养生之术颇为爱好,虽然宦海沉浮,四处奔波,仍不忘寻觅治疗疾病和养生长寿的济世良方,因此积累了诸多医道和养生资料,整理总结养生妙理,是他在颍州的计划之一。这次见到自称曾得到何仙姑点拨的长寿老人,苏轼自感非常投缘,在推杯换盏的气氛和兴趣盎然的交谈中,挖掘出不少有价值的养生心得。苏轼博览群书,积累丰裕,擅长用典,他左抽右取,纵横恣肆,不仅在诗中引用不少神仙炼丹修道的典故,还提到了黄精、胡麻(即芝麻)、大枣等仙家养生要药及豆粥等滋补药膳。

  张朝奉举行的这次晚宴,也是一次当地文化名流燕集的诗会。从“时时一篇出,扰扰四座哗。清诗得可惊,信美辞多夸”的诗句中,可以感受到宴会上洋溢着浓烈的文化气氛。应是张朝奉在酒宴上先作了一首诗,苏轼“次韵”奉和,可惜张朝奉和其他文人的诗作遗失。但从苏轼诗中相与唱和的内容来看,养生长寿与中医中药,或是他们在晚饮中所畅谈的主要话题。苏轼的诗中有“前生或草圣,习气余惊蛇”句,意思是说自己前辈子或许是“草圣”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擅草书,喜饮酒,有“张颠”之号),所以书法还余有惊蛇入草般灵动放纵的习气。由此来看,苏轼或乘着酒兴在宴席间用草书为张朝奉及坐陪客人挥毫泼墨。


上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颍州西湖“怀欧桥”残碑字迹.. 下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古颍州最大官府粮仓与预备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