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府中学堂(清颍中学堂)的前身,是位于大东门内北侧金鸡嘴文昌阁下的“清颍书院”。“清颍书院”,由颍州知府王敛福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创建,但其文脉源自北宋欧阳修守颍时所创西湖书院。“清颍书院”在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祸,后移建于西城文德街。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时任颍州知府联福在其址创办(开办)“清颍学堂”(又称清颍中学堂),旋即改为“颍州府中学堂”。第二年,即光绪三十三年(1907)聘府学教授汪大策兼任“监督”(即校长)。
联福(生卒年不详),又名伟臣,旗人。清光绪年间,联福前后两次出任颍州知府,在位时间长达10余年。民国三十四年(1945)《阜阳县志续编》(卷八·秩官表,第221页)记载:“知府联福,二十二年(1896)六月初八到任”,任颍州知府(从四品)。二十九年(1903)卸任,在颍州府工作了7年。“知府联福,三十年(1904)四月十八日回任”,三十四年(1908)升任新职,他在颍州府工作了近4年。
知府联福思想较为开明,重视教育和培育人才。联福是清末阜阳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王震昌的10位重要“受知师”(生员在县、府、道参加考试时的主考官及阅卷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王震昌(1882—1958),字孝起,号伯盂,清末颍州阜阳县人,居北城鼓楼北韩家胡同,世代书香门第。中第后,旋受清廷公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辛亥革命后以乡谊受幕安徽督军倪嗣冲,抗日战争时期跟随民国政府军令部长徐永昌举家迁往重庆,受聘为军令部顾问,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浙江文史馆员,回归人民怀抱(详见李兴武《清末翰林王震昌的科举人生》一文)。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府联福同意天主教法籍传教士南从周在阜城小隅首建天主教堂,开展传教、慈善活动和文化教育,开办教会学校。刘世勋著《阜阳教育史话》(黄山书社,2016年12月第1版)认为,“纵观阜阳的教会学校,与自办的一些新式学校相比,有不少教会学校办得颇有特色,其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客观上对阜阳教育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二月,安徽巡抚冯煦,以《奏为安徽省光绪三十三年大计荐举颍州知府联福等卓异人员事》(清制,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上奏朝廷举荐联福。
知府联福在任期间,积极顺应“清末新政”(1901—1911)对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所开展的运动,包括构建近代教育体制的国情大势,遵循清政府颁定的《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制定,1904年1月公布),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了“清颍学堂”(又称清颍中学堂),旋即改为颍州府中学堂。
民国《阜阳县志续编》(卷六·学校志,第102-103页)记载:“丙午年(即光绪三十二年,公历1906年),开办清颍学堂。监督汪大策。即今县立中学”。“清季,丙午年(即光绪三十二年,公历1906年),就清颍书院(文德街)创办清颍中学堂,旋改颍州府中学堂”。“清季废科举,改书院为学堂,即以此为清颍中学堂,旋改称颍州府中学堂,即阜阳最初设立之中学堂也”(卷二·建置志,第39页)。
清宣统年间,曾任安徽布政使兼提学使、安徽巡抚的冯煦主修《皖政辑要》,作为官修的地方政书,史料可靠,编纂严谨。《皖政辑要》(学科·卷五十二·普通,第504页)记载:“颍州府中学堂,公立,在城内西关文德街,就清颍书院改设,光绪三十二年(1906)二月由知府联福开办。以书院田亩、房租、典息、七邑滩捐为常年经费。学生八十一名。”颍州府官立府中学堂经费,“岁入4660两,岁出4000两,资产数69367两”(学科·卷五十六·经费:《安徽全省中学堂经费表》)。
1993年《阜阳地区教育志》、1996年《阜阳地区志》均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颍州府知府改清颍书院为清颍中学堂,是全区第一所普通中学堂(注:时任知府为联福)。现为阜阳市第三中学。
这里特别指出,有些文史著述和文章把颍州(阜阳)官署出资创办的诸如“聚星学堂”、“清颍中学堂”、“桑蚕学堂”等公办教育机构,记述成由官府聘任的“堂长”或“监督”(校长)所创办,这是没有根据的,不符实际的,也是失之偏颇的。这些“堂长”或“监督”(校长)仅是因其学识名望被颍州官府聘用并履行职责而已,并非由他们出资或捐资所创办。
去年,神羊曾发表《阜阳三中,搞错了校史,“敬错了神”》一文,希冀阜阳三中校方认真回顾研究这段教育史,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真实准确地表述校史,真正确立颍州知府联福在创办清颍中学堂(颍州府中学堂)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缅怀一代名宦、颍州知府联福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切不可将创建之功记在后来才被聘为颍州府中学堂“监督”(即校长)的府学教授汪大策身上,造成张冠李戴“敬错了神”,贻误后学,影响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