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苏公守颍州|岳飞之孙岳珂与苏轼“听琴诗”行书手稿
2023-04-30 07:24:00来源:神羊在阜阳
北宋元祐六年(1091)闰八月,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苏轼知颍州,创作了《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示坐客》。他对此诗非常喜爱,并获诸多唱和,遂大楷书丹刻石,立于西湖书院碑亭内。

此诗全文:“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孤光为谁来,似为我与君。水天浮四坐,河汉落酒樽。使我冰雪肠,不受曲蘖(nie)醺。尚恨琴有弦,出鱼乱湖纹。哀弹奏旧曲,妙耳非昔闻。良时失俯仰,此见宁朝昏。悬知一生中,道眼无由浑。”

  《阜阳·亳州出土文物文字篇》(颍州原石拓片)

  苏轼在书丹时,将诗名修改为《颍州西湖月夜泛舟听琴一首》,这个标题比之原题更显凝练,楷书字体偏大,气势磅礴,丰腴雄壮。此诗此碑得到各地文人墨客和颍州州学、书院士子的青睐,纷至沓来,欣赏、咏读和拓帖,一时间成为颍州文化盛事。

  人们对苏轼楷书《颍州西湖月夜泛舟听琴一首》碑石和拓片比较熟悉,而苏轼创作此诗的行书手稿真迹之事却鲜为人知。

  岳珂在《宝真斋法书赞》(总二十八卷,入《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中记述了获得苏公行书手稿的来历。南宋文学家岳珂(1183-1243),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为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岳珂做过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等职。平生富收藏,精鉴赏、工诗文。他将前人墨迹汇编成集,附加跋赞,著为《宝真斋法书赞》。

  《宝真斋法书赞》(第十二卷)有《苏文忠西湖听琴观月诗帖》,题下原注:“行书,诗八行,序两行,尾记一行。序为‘观月听琴西湖一首呈坐客,轼上’,尾记为‘元祐六年(1091)九月十五日’”。岳珂在南宋嘉泰二年(1202)游杭州西湖,遇一“贵游子弟”(显贵子弟)在北山水湄筑堂开圃,以为苏轼《西湖月夜泛舟听琴》诗是写杭州西湖,即刻于壁间并跋。岳珂根据考证予以了纠正,显贵者称赞岳珂博才多识。到了南宋绍定元年(1228)二日,岳珂在镇江城一书画古玩店偶获苏轼行书手稿,但问及来历,店主则“噤莫之对”。岳珂经按年谱考证,确系苏公行书真迹。后来得知,此店主为“贵游故交”,见其家道中落,“悯其遗迹之凋零,亦莫之名也”。

  岳珂最后赞曰:“西湖之名,杭颍异辙。然皆足以寄七弦之清调,共而千里之明月。方指地而辨讹,客哄堂而缨绝。迄五日之考据,验注编于一阅。是诗之来,予目所别。昔也传观,今焉秘笈。叹人事之易变,何凋零之飘忽。然则记岁月于所见,而逸名氏于可阙,亦予之所不忍恝(jiá,无动于衷)也”。

  另外,苏轼行书真迹的存在,说明苏轼楷书大字“听琴”诗是专为刻石特意创作的。苏轼至少曾两次楷书“听琴”诗,因有不同版本存世。如南宋绍定年间聂子述《宋拓郁孤台法帖》,与《阜阳·亳州出土文物文字篇》(颍州原石拓片)中的《西湖月夜泛舟听琴》,经对比分析发现诸多差异:一是颍州原石拓片中的“微、孤、来、使”等字的斜捺笔为“㇏”,而《郁孤台法帖》中这些字之捺为长“丶”。二是颍州原石拓片中为“坐”字,《郁孤台法帖》中为“座”字。三是有些字的间架结构稍有不同,如“孤、與、微、醺”等。尤其是“醺”字下的连四点,《郁孤台法帖》将此字“连四点”分配给了“酉”字两点。四是《郁孤台法帖》中的字迹笔划,似比颍州原石拓片中的字迹笔划丰腴饱满,神采更佳。




上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苏轼与同僚疏浚颍州西湖盛况.. 下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苏公守颍州|苏东坡与“新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