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与家人又去了位于阜阳颍州区九里沟的烈士纪念馆,悼念逝去的亲属周传鼎、周传业等革命先烈。回来后,翻阅过去泛黄老的照片和书信,又看到了2007年周家玲小姨(周传业之女)及家人从杭州回阜阳悼念其父的照片,看到了王淑懿姑姥(周传鼎之妻)的照片,看到了2009年纪念“四九起义”80周年的照片,想起我曾写过一篇题为《祭奠“四九”起义的亲属周传鼎、周传业及所有先烈们》的纪念文章,曾发表在阜阳市政府网、中国审计网及其它媒体上,顿时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阜阳市烈士陵园展板
周传鼎、周传业系同胞兄弟,他们是阜阳青年运动的领袖和楷模,中共阜阳党组织的重要创始人,皖北阜阳“四九起义”的组织和领导者之一。周家兄弟俩1923年进入上海大学学习,1924年两人同时加入共青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参加了“五卅运动”,同年8月返回阜阳,与共产党员张子珍接上关系,成立了阜阳阜阳最早的党组织--中共阜阳党小组,张子珍为组长,周家兄弟俩为成员,在阜阳开展党的活动。1926年春,在恽代英指导下成立了“四维社”,创办了《阜阳青年》杂志。1928年2月,在中共皖北特委指导下,成立了中共阜阳县委员会,周氏兄弟均为委员,并领导和参加了“四九起义”。起义失败后,他们积极从事党组织的恢复工作,不幸在1929年5月12日兄弟俩同时被捕;1930年10月9日凌晨,两人被国民党杀害于安庆北门外,牺牲时周传鼎年仅25岁,周传业23岁。他们现安息在位于阜阳城南新区的烈士陵园内,而他们的夫人王淑懿、吕世兰去世后也与自己的爱人合葬于此。
阜阳市烈士陵园老照片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回忆起了周传鼎的夫人,也是我的姑姥王淑懿。王淑懿生于1906年7月,当时的王家在阜阳属于名门望族,其父王震昌,是清末翰林。姑姥幼时就在家就读《三字经》《女儿经》等书籍,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在1925年她就读于天津美专时,19岁的她经家人介绍,与在上海大学读书的20岁周传鼎结婚。
周传鼎烈士的夫人王淑懿
婚后,王家父母曾要求周去天津南开大学读书,因他已在上海参加革命并未听从。1926年周因在上海参加“五卅运动”被捕,经营救离开上海返回阜阳。回阜阳后又积极投身于阜阳的革命活动,经常奔波于各地。而姑姥王淑懿也回到阜阳支持丈夫的革命工作。在周家侍奉老祖母及家人,料理家务,与家人和睦相处,性格温顺娴淑。夫妻俩相敬如宾,但总是聚少离多,革命生活颠沛流离,生活十分艰艰。直到周传鼎去世两人也无子女,后收养周家三弟之子周家正为义子。周传鼎牺牲后,年仅24岁的她悲痛欲绝,因思念亡夫,她常年将他的照片、信件放在贴身衣服中。西安事变后,她女扮男装,踏着烈士的足迹,积极投入到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并发誓要替周氏兄弟报仇雪恨。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老太爷要带领全家迁往重庆,可是她坚决不随父母同去,为了照顾周家的孤儿寡母,甘愿过艰苦清贫的日子。解放后,党和政府安排王淑懿在浙江省博物馆工作,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怀着对周传鼎烈士的深厚感情,独自一人将周家后代培养成人。王淑懿于1971年去世,享年65岁。现与周传鼎合葬在阜阳市烈士陵园。
1945年拍摄于南京,后排右起第一人为王淑懿
安息吧!我敬爱的姑姥王淑懿。“兄弟双烈,浩气长存。”周传鼎、周传业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永远铭刻在了阜阳人民心中,他们为党的革命事业所立下的不朽功勋,早已在人民心中矗立起伟大的丰碑。我们将永远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爱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2007年清明节,周家后人在颍泉区四九起义纪念碑前合影,右起第三人为周传业的遗腹女周家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