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概况|地理篇
2024-05-30 09:06:00来源:颍州区人民政府

位置境域

颍州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2°4523"33°00′58" ,东经115°2633"  115°5845"。东及东南连颍上县南同阜南县毗邻西南与阜南县、临泉县接壤西和临泉县交界西北部与临泉县、颍泉区隔泉河相望北邻颍泉区东北与颍东区隔颍河相望。全区面积12994公顷。

 

地形地貌

颍州区系淮河流域大部分属冲积平原型地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缓缓倾斜马寨乡欧庙地面海拔高程为32~33米,东部三十里铺镇洄溜集地面海拔高程为28.529.5米,坡降为1/70001/10000。

地质构造系华北陆台南部河准台向斜前震旦纪变质岩组成结晶基底后经燕山运动时火山喷发沉积形成。地层主要为黏土和亚黏土(粉质黏土)厚度一般为10~20米。此外在河间平原间有厚约20米的底板和灰黑色亚黏土。

 

气候特征

颍州区地处北暖温带南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特征夏热多雨、冬寒晴燥、秋旱少雨的季节特征较为明显雨量年际、年内分布很不均匀。日照时数多、温差大、无霜期长一般年份在220天左右初霜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终霜期通常在3月下旬部分年份终霜日推迟到4月上旬。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春秋季多东风、东北风风速变化有明显季节性春季最大为2.6米/秒,冬季次之为2.3米/秒夏季较小为2.2米/秒秋季最小为2米/秒年平均风速在2~3米/秒最大风力在8级以上年均大风日数4天。多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为1.8摄氏度;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为27.7摄氏度。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70毫米,蒸发极限深度为4米,最大冻土深19厘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气压1013帕斯卡。

 

水文

颍州区自晚第三系以后沉积巨厚的松散岩类,构成地下水的赋存场所。浅层地下水岩组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及部分中更新统地层组成,水具无压~半承压性质,且与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关系密切。根据单位涌水量可将其划分为富水区和中等富水区,富水区(2.5 3m'/h·m)分布于马寨、九龙一带,水位埋深1.5~3.5米;中等富水区(1.52.5m'/h·m)分布于阜河和小润河流域,含水岩组岩性以粉砂、亚砂土为主,局部夹有薄层细砂。影响浅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因素较多,其主要因素为降水和蒸发,次为人工开采,并呈季节性变化,年内有一个明显上升下降过程。上升阶段主要在降雨集中的汛期,下降则为非汛期。另外水位变化还决定于降水强度,年内变化为2米左右,年际为1米,并呈总体下降趋势,且近河地区变幅较大,河沟地区变幅较小。

地表水颍州区内地表水资源量约为1.08亿立方米。境内颍州西湖具有较好蓄水功能,湖区面积7.2平方公里,水面占70%左右,即有水面5.04平方公里,若平均2.53.0米计算,有水资源量1200~1500万立方米,且水质很好,可达Ⅲ~Ⅱ类水标准,对于调解局部生态、涵养湿地起到重要的作用。

地下水根据地下水埋深情况,可分为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埋深小于50米的称为浅层地下水、埋深超过50米的称为中深层地下水。由于浅层地下水埋深较浅,因而大气降水是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与浅层地下水有密切关系,根据《阜阳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推算颍州区内浅层地下水水资源可开采量0.8亿立方米左右。中深层地下水为承压水,含水层组由中、下更新统组成,广泛隐伏于浅层含水层组之下,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冲积洪积细砂,中粗砂、局部类有砂砾石层及亚砂土,推算颍州区中深层地下水安全可开采量约为0.28亿立方米。


上一页:颍州概况|经济篇 下一页:颍州概况|自然资源